▼
世界观
▌1.科学、经验主义、机会主义
离开一线后,我接触了很多传统企业,医疗、教育行业都在转型做互联网医疗、教育,与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最大的差异在于,他们的世界观里,充斥着经验主义和机会主义。
这类企业缺少科学理解一件事的方法,他们遇到事情时会抖机灵,拍拍脑袋就感觉自己创新了。
其实,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心态:
你我不是这世上最聪明、勤奋的,也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。
有一篇叫《阿里云》的文章,说的是阿里如何在那么不确定的情况下去做云计算?但其实阿里云干的事情有亚马逊作为先例的,甚至包括做电商、新零售。
所以在遇见困难的时候,知道怎么去学习,好过你凭有限的经验做决策,因为大多数人对于基本的常识是不清楚的,都是基于一些不清晰的常识在讨论问题,建立基本的思考框架很重要。
我深度参与了中国第一、第四的互联网公司,见证了在中国过去这些年,互联网对其他企业的碾压,它们几乎没有招架之力。
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,互联网基本上都是在用科学运营企业的方法在做,跟国外最新的经营、管理理念直接对接的。
另外一个原因是,政府管制最少,因为政府也不知道怎么管。
▌2.长期价值、短期利益
最近美团上市,很多人问我能不能买?从短期来说,我没有答案。目前美团400亿美元,长期来看,过千亿是非常大概率的事,甚至从某种程度来看,它比阿里的市场还要好。
企业的有限性体现在核心管理层的精力,钱可以融,但时间是没法融的。
这段时间现金流困难,也不知道资本市场什么时候会给投钱,有些公司就开始做一些短期流量变现的事情,沿途看见什么就捡什么,走到最后走不动了,长期下来损害了核心价值。
▌3.价值创造、利益分配
我碰到过很多CEO在考虑问题时,都脱离了第一性原理,从来没考虑过最终的价值由谁来创造、创造了多少,都觉得找到一个机会轻轻松松就能成了,企业就能经营好了。
这是个很危险的想法,好的企业都是死干、活干、巧干、狠干,加点运气,才能做成的。
大方法论
▌1.C端—B端,第一性原理
最先起来的三大门户,提供信息都是非常标准的。但慢慢地,供给越来越不标准化。
原来要受空间时间的限制,而现在随时随地就能联网,用户的在线时长陡然增长,伴随着C端的应用流量移动化,流量的价值是首先容易体现出来的。
所谓互联网下半场,简单来说就是收割流量的机会越来越稀少了,这个时候,应该往供给端走,这端的机会是永远存在的,因为永远要有人来生产。
国家现在也在讲供给侧改革,因为简单地靠圈流量挣钱行不通了,但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关系、数据基础设施,嫁接在阿里京东上面,往供给侧走,把供给侧做好,这会是个更好的商业模式,成功概率会更高。